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给肿瘤患者输注自体或同种异体对肿瘤有杀伤作用的细胞来达到治疗作用。在生物治疗中,该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疗效确切,副作用最小的方法,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主要包括:CIK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CTL细胞(细胞毒性杀伤细胞);DC(树突壮细胞);DC-CIK细胞等。
一、特点
1. 广谱抗瘤性:除T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对所有肿瘤都适应。
2. 作用时间持久:停止治疗后,体内抗瘤作用持续存在。
3. 副作用极小:治疗中几乎没有副作用。
4. 对晚期患者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二、适应症
1. 除T淋巴细胞白血病外的所有肿瘤都适应,手术后防止肿瘤转移复 发效果最为明显。
2. 无法进行手术的中晚期患者。
3. 放化疗治疗失败的患者。
4. 癌性胸腹腔积液。
5. 白血病化疗缓解后或骨髓移植后防止复发。
三、副作用
治疗的主要副作用为一过性发热。发热常出现在输注后的3--5小时,体温38度左右。发热一般持续2--3小时自行缓解。
四、治疗过程
1. 自体血治疗
将患者自体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采集出来,在体外诱导扩增培养,把培养成熟的细胞输注给患者进行治疗。
第1--3天每天给患者注射IL-2 100万单位;
第4天静脉采血,实验室进行单个核细胞分离,诱导扩增;
第15天通过静脉输注进行治疗,每天一次,连续五天为一个疗程。
2. 同种异体血治疗
将患者亲属或其他健康献血员提供的细胞经过诱导培养后,输注给患者进行治疗,治疗过程同自体血。
五、治疗途径
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
1. 全身治疗:通过静脉输注进行治疗。
2. 局部治疗:把培养的细胞注射到肿瘤部位或癌性胸腹水患者注射到胸腹腔中进行治疗。
|